1月10日,國務院印發《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跨境零售進口政策逐步擴大到所有綜保區
1月10日,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9〕3號),推出21項具體舉措,推動綜合保稅區發展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加工制造中心、研發設計中心、物流分撥中心、檢測維修中心、銷售服務中心。同時《意見》明確指出,支持綜合保稅區內企業開展跨境電商進出口業務,逐步實現綜合保稅區全面適用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政策。 跨境電商作為一種新興業態,普遍受到了國內市場的歡迎,但仍不能夠滿足我們國內市場的需要,不能滿足國內消費者對多元化市場需求的需要。因此國家提出支持零售進口的稅收政策,逐步擴大到所有的綜合保稅區。 截止2018年底,全國共有96個綜保區,分布在77個城市,其中有28個城市是與跨境綜試區和試點城市重合的,這就意味著全國將新增49個跨境進口城市(只限于綜保區內)。49個新增城市和原來的37個城市,全國將有86個城市可以做1210網購保稅進口。早期跨境進口試點城市少,具有稀缺性,隨著去年批復22家綜試區城市進入,再加上即將進場的49個綜保區城市,跨境進口業務將進入全面競爭時代。
3月15日,國家郵政局 商務部 海關總署出臺《關于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寄遞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暫行)》
跨境寄遞服務在促進中小企業產品出口、為人民群眾提供商品進口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已經成為助推對外貿易增長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動力。但在快速發展中,用戶體驗、權益保護、安全監管、國際規則等方面也存在明顯短板。為更好促進跨境電商發展,三部委聯合發文鼓勵打造更多跨境寄遞服務通道平臺,促進跨境寄遞服務高質量發展,保障寄遞安全,改進用戶體驗,降低物流成本,維護公平競爭,形成線上線下協同發展新格局。
4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下調進境物品行郵稅稅率,促進擴大進口和消費
會議決定,從4月9日起,調降對個人攜帶進境的行李和郵遞物品征收的行郵稅稅率,其中對食品、藥品等商品,稅率由15%降至13%;紡織品、電器等由25%降為20%。4月8日,海關總署發布了2019年第63號公告《關于調整<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物品歸類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物品完稅價格表>的公告》。 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降稅措施,讓降稅紅利惠及人民群眾,本次行郵稅的調整降低了和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日用消費品的行郵稅稅率。同時,也是為了配合增值稅改革,體現稅負公平,維持進境物品與進口同類貨物的稅負公平,行郵稅稅率應該與同類進口貨物的綜合稅稅率大體一致。這是國家調降行郵稅的基本邏輯。
7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完善跨境電商等新業態促進政策
7月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完善跨境電商等新業態促進政策,適應產業革命新趨勢推動外貿模式創新。 會議指出,支持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發展,是適應產業革命新趨勢、促進進出口穩中提質的重要舉措。近年來,跨境電商規??焖贁U大,成為外貿增長突出亮點,倒逼了國內產業升級,釋放了市場消費潛力,促進快遞等流通業發展,帶動了創業創新和大量就業。 一要在現有3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基礎上,根據地方意愿,再增加一批試點城市。對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電商零售出口,落實“無票免稅”政策,出臺更加便利企業的所得稅核定征收辦法。完善跨境電商統計體系。 二要鼓勵搭建服務跨境電商發展的平臺,建立配套物流等服務體系,支持建設和完善海外倉,擴大覆蓋面。引導相關電商平臺加強知識產權維權服務。支持相關教育機構增設跨境電商專業,促進產教融合,為跨境電商發展強化人才支撐。 三要完善包容審慎監管,嚴厲打擊假冒偽劣,依法保護商家和消費者權益。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積極參與跨境電商相關國際規則制定。
7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加快發展跨境電商等新業態
7月1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穩外貿措施,以擴大開放助力穩增長、穩就業。會議確定了進一步穩外貿的措施: 一是完善財稅政策。研究繼續降低進口關稅總水平,完善出口退稅政策,加快退稅進度。 二是強化金融支持。更好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作用,推動擴大覆蓋面、合理降低保費,研究提出符合企業需要的專項險種。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企業外貿融資支持。創造條件提高人民幣結算便利度。 三是加快發展跨境電商、加工貿易保稅維修等新業態,培育進口貿易示范區。 四是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在簡化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壓縮通關時間、降低口岸收費上取得更大突破。